阅读
综合
诗话
词话
影印古籍
类书集成
查询
诗词
典故、词汇
词谱
诗词地图
对仗词汇
诗社
登录
韵典
平水韵
词林正韵
中原音韵
中华通韵
校注
律诗校验
词格校验
对联校验
诗集校验
自动笺注
简繁转换
输入律诗或绝句
当前使用韵书:
平水韵
中华通韵
以下是此前的输入:
清除
失粘:
凡律诗前一联的“对句”与下一联“出句”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,称作“粘”,违者称作“失粘”。
明 徐师曾 《文体明辨序说·拗体》:“按律诗平顺稳帖者,每句皆以第二字为主,如首句第二字用平声,则二句、三句当用仄声,四句、五句当用平声,六句、七句当用仄声,八句当用平声;用仄反是。若一失粘,皆为拗体。”
孤平:
指五言“平平仄仄平”句型的第2字或七言“仄仄平平仄仄平”句型的第4字被两仄所夹的情况。
三平尾:
指诗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。此为作近体诗的大忌,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徵。
三仄尾:
指诗句末尾连用三个仄声。对于“三仄尾”是否合律,仍在争论中,目前尚无定论。但我们读唐诗,唐人并不避“三仄尾”,即使到清代,虽然对律诗格律要求严格,但仍认为“平平仄仄仄”是拗律句,如清代董文涣《声调四谱》中便说:“唯上句三字拗仄为‘平平仄仄仄’句,乃正拗律而非藉古句者。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。”
诗词创作入门课程
(免费微课)
四声与平仄
押韵
对仗
对仗的特殊类型
近体诗的声律规范
律句组合成篇的规则
拗句与拗救
粤ICP备17077571号
关于本站
联系我们
客服:+86 136 0901 3320
美国战争大片